維持血液循環系統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是生物機體得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因此對血液循環系統進行實時監控具有重要意義。在血流監控過程中,不僅需要在單個時間點進行的靜態成像,更需要對其實現實時無創的動態監控。與傳統的近紅外窗口(780-900 nm)相比,近紅外二區(NIR-II; 1000-1700 nm)光學生物熒光成像技術可實現更高的信噪比和生物組織穿透深度。而有機分子探針由于具有相對分子量較小,易于代謝,生物毒性低等優勢,對于未來的生物醫用轉化具有較大的潛力。目前雖然有機NIR-II熒光探針已經被廣泛報道用于活體成像,然而由于其血液循環半衰期較短(約5-60分鐘),無法實現對血液循環系統的動態連續監測。
研究團隊以2-苯基吲哚等為原料,通過兩步反應可高產率(90%)合成最大吸收和發射波長均大于1000 nm的水溶性近紅外成像探針LZ-1105。該分子內芳香母核上扭轉的吲哚環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位阻,端基上含有的四個磺酸根基團進一步賦予了LZ-1105較高的水溶性。同時,該團隊利用密度泛函理論解釋了LZ-1105有機小分子的電子特性和類似化合物LZ系列分子的光譜差異及規律,為NIR-II有機小分子探針的設計與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動物實驗證明此分子探針可特異性與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結合形成復合物,從而具有較長的血液循環時間(半衰期為3.2小時),可用于實時動態監測小鼠下肢血管缺血再灌注,動脈血栓的溶栓過程以及血腦屏障的開啟和關閉等生理變化。
參考文獻:
Benhao Li+, Mengyao Zhao+, Lishuai Feng, Chaoran Dou, Suwan Ding, Gang Zhou, Lingfei Lu, Hongxin Zhang, Feiya Chen, Xiaomin Li, Guangfeng Li, Shichang Zhao, Chunyu Jiang, Yan Wang, Dongyuan Zhao, Yingsheng Cheng, Fan Zhang*. Organic NIR-II Molecule with Long Blood Half-Life for In Vivo Dynamic Vascular Imaging. Nat. Commun., 2020, 11, 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