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細胞內葡萄糖的非氧化分解會導致細胞外氫離子(H + )濃度升高,pH值降低。因此,弱酸性微環境作為腫瘤部位最重要和最常見的生理特征之一,被廣泛應用于實體腫瘤的體內檢測。近年來,隨著比率熒光成像和多光譜光聲成像技術的發展,活體內無創腫瘤pH可視化已經得到了實現。然而,大多數活體pH傳感探針具有固定的pH檢測轉換點(pH t )和pH響應區間,導致靈敏的pH檢測只能在pH t 周圍狹窄的范圍內實現,這阻礙了在不同微環境動態變化過程對腫瘤pH的高靈敏監測。若要調整探針的pH t 值,則需要對探針結構進行重新設計與合成,這大大加重了合成的工作量。
圖 2. (a)染料NAB與NRh的結構式。
(b)比率熒光探針pTAS響應pH的機理示意圖。
(c)pTAS探針pH t 調節示意圖。
(d)活體檢測pH示意圖。
針對以上問題,研究團隊通過構筑近紅外第二窗口(NIR-II)有機染料Förster能量共振轉移(FRET)體系,獲得了具有pH t 與pH響應區間可調的比率型熒光探針(pTAS),實現了活體腫瘤pH的動態可視化監測 。首先,作者設計合成了化學穩定性良好的aza-BODIPY染料NAB作為能量供體,pH敏感的羅丹明-多甲川雜合染料NRh作為能量預受體,NRh在酸性條件下羅丹明結構發生開環反應,利用比率熒光信號的變化可對腫瘤pH進行原位定量檢測。合成探針的過程中,通過調節兩種染料的摩爾比例,可得到一系列pH t 分別為6.94、6.76和6.92的熒光探針。相較于傳統的具有固定pH t 的探針,pTAS具有相似的高檢測靈敏性能。根據腫瘤微環境pH值的變化范圍,可選擇具有相符響應區間的pTAS探針,實現腫瘤微環境pH下降(6.82-6.74)和上升(6.85-7.05)過程中的pH精準可視化監測。與標準電極檢測數值相比,檢測誤差在1%以內。此外,通過合并pTAS的pH響應區間,活體腫瘤pH精準可視化的范圍得到了2倍的拓寬(由6.38-6.94拓寬至6.11-7.22)。
圖 3. 比率熒光探針pTAS-2與pTAS-3在腫瘤部位pH下降(a,c)和上升(b,d)過程中對腫瘤部位pH的實時定量檢測。
這項工作充分利用了化學穩定性良好的NAB有機染料分子與腫瘤微環境敏感的有機染料分子NRh構筑一系列pH響應的FRET活體NIR-II比率熒光探針,在實現探針pH t 可調的同時有效避免了過多的有機合成工作。同時,此方法可進一步推廣至其他響應性能量供受體以構建NIR-II比率熒光傳感探針,在保持活體內生物傳感高響應靈敏度的同時拓寬檢測范圍。
參考文獻:
Mengyao Zhao+, Jianbo Wang+*, Zuhai Lei, Lingfei Lu, Shangfeng Wang, Hongxin Zhang, Benhao Li, and Fan Zhang*.NIR-II pH Sensor with FRET Adjustable Transition Point for In Situ Dynamic Tumor Microenvironment Visualiza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10), 5091-5095.